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三亿体育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三亿体育官方App平台遭遇电诈怎么办?看反诈民警的“锦囊妙计”

2025-04-03 18:17:0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三亿体育官方App平台遭遇电诈怎么办?看反诈民警的“锦囊妙计”12月6日,西安市公安局反诈民警做客华商全媒体直播间,现场接听读者热线,对电诈热点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两位民警分别是西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三处五大队民警常昱轩和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刑侦大队民警杨颖。

  在一个半小时的热线时段,除了现场案例讲解、回答后台网友留言,他们还接听了8个电线个面对电诈的“锦囊妙计”。

  热线:小区微信群内不知道什么身份的人在传播一段文字内容,说是谁坐网约车,就可以给现金,不知道是否靠谱?

  民警:建议不要参与,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不确定发布信息人的身份,可能是得到别人给的好处进行转发的行为。不必理会,对我们生活带不来什么帮助。

  热线:家中老人花费几千元买中药,说是可以补气血。我一问,才说是两三个月前,有人给老太太送了一台收音机,称只能听一个台,是医生的讲座,说的是保健健身,后面听着感觉是卖药的。老人估计是被了,最终买了一箱,原价是一万五千元,对方优惠九千元。我反复说那是骗局,但老人说,吃下去有效果,身体在变好。可药品的外包装上,虽然有厂家的信息,但比较简单,我怀疑这是针对老年群体的手段,但又不确定。

  民警:老人购买药物,子女一定要慎重,之前也有很多穿着少数民族服饰自称是专家或者是老中医的骗局。另外,买来的保健品最多也就是保健的作用,看病的话,去正规的医院是最对症的。一些老年人,年龄大了,判断和辨别的能力下降,可能心里觉得占到小便宜,会有开心的感觉,心情好了,也觉得身体在变好,这都是暂时的。建议平时多陪伴老人,多出门逛逛散心。儿女多陪伴,一定是比药贩子的保健品强得多。

  热线:我在西安开店做生意,前天收到了一个网络二维码调查问卷,参与提交后出来一个转盘抽奖中了200元话费,点进去后,按提示需要先支付50元,但是支付了后,就没有音讯了,平台也不接电话,这是不是呢?

  民警:很明显,这就是属于网络,只是金额较少。网络上有一些认证需要用到个人信息软件或者跳转的链接,千万不要点进去,轻则能获取你的信息,重则,这种情况下对方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操控你的手机。在后续使用到支付软件时,对方就已经掌握了你的手机账户密码,你的财产就会受到损失。而且,一些软件在实名认证时候需要刷脸,这个时候可能会存在面部信息被盗取,之后使用AI技术,可以支付或者骗朋友及家人。

  民警:在电诈犯罪链条中,分子为完成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大肆收购、获取“两卡”和个人信息,发展“跑分”洗钱、推广引流等网络黑灰产,利用多种手段利诱蒙骗群众成为电诈“工具人”。电诈“工具人”是一种比喻,是对帮助电诈团伙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相关人员的统称。

  当前,电诈犯罪形势严峻复杂。在电诈犯罪链条中,分子需要将钱款分散转入多个层级的他人银行账户中,隐蔽钱款来源,逃避公安机关追查。境外电诈分子通常远程操控境内的手机、插卡设备拨打电话,冒充境内电话。

  为完成上述违法犯罪行为,电诈分子大肆收购、获取“两卡”和个人信息,发展“跑分”洗钱、推广引流等网络黑灰产,利用多种手段利诱蒙骗群众成为电诈“工具人”。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帮信、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件21.2万起,同比上升20.4%。电诈手法多种多样,电诈“工具人”也种类繁多。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工具人”具有犯罪的故意、过失,则构成帮信罪、罪共犯。

  分子利用高薪利诱一些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刚毕业的大学生拨打电话参与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法》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活动提供帮助三亿体育官方网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热线:孩子整天抱着手机,我的密码他都知道,就担心陷入电诈,那么,家长应怎样帮助孩子规避电信网络风险?

  民警:越来越多的孩子对手机爱不释手,分子也将目标转向了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未成年人。作为家长,应该加强对子女使用手机的安全教育,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轻易告诉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要告诉孩子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将自己和家庭的真实信息散布在网上,不要打开陌生邮件,更不能随意向陌生转账;在做好防教育的同时,要适当告诉孩子一些网络犯罪的案例,提醒孩子一旦觉得网上的某些内容有问题或感到迷惑,要及时向家人或老师求助。

  问题6:我家住在城西,我觉得,现在信息泄露太严重了,小区进出需要刷脸,担心泄露面部信息,快递物流需要实名制,各种App也需要刷脸验证实名制,到底该怎么去预防判断这些实名制是否会泄露个人信息?

  民警:在进行反诈工作时,公安有很多具体措施,还会有一个预警系统,接收到高危的预警信息后,民警会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甚至上门的方式告诉你即将遭遇,或者正在遭遇。希望群众可以主动防范,提高反诈意识,两方相互配合,案件发案率一定也会有所下降。

  热线:有朋友在外国留学,然后微博私信说,他的机票需要改签,让帮忙验证,然后感觉到不太对劲,就询问对方,他能提供自己所有个人信息。还是觉得有风险,仔细查看信息,结果发现对方的微博名字和自己真正朋友的名字只差了一个符号,其实对方的账号是假的,我差点就上当了,一般这样的情况,该怎么防范?

  民警: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先打电话和朋友去核实,第二,类似于微博、小红书之类的公共交互平台,在上面娱乐学习可以,一旦涉及大额资金交易转账,哪怕家人、朋友都要拒绝。因为有可能你的账号被盗取信息,对方然后模仿伪造成你的好友。真的有需要帮助的话,必要情况也可以和其父母进行联系。

  民警:第一时间自救,要看对方账户是哪家银行的,通过该银行网银、电话银行等,对嫌疑人采取输错多次错误密码(一般为3-5次)、口头挂失等方式阻断嫌疑人取款。时间一般为24小时,这宝贵的24小时将使对方无法将钱转移,避免损失扩大,也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

  及时报警,收集被骗过程的汇款凭证、通话记录等相关信息,前往当地派出所或拨打110报警。拨打中国银联专线请求帮助。

  以上是遭受损失后的应对,如果没有资金损失的话,要查看手机是否已中木马病毒,哪怕没有资金损失也要及时刷机!刷机!刷机!并且更改相关密码。因为虽然没有资金损失,但木马病毒很有可能已经盗取了你手机内的各项信息。将相关网络信息线索,甚至是录音,通过110报警电话或当面报警等方式提供给公安机关,警方会将这些线索汇总并开展工作。

  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屡见不鲜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西安警方也特意对老年人常见的9种套路进行了解析,希望能帮老人或者是家属提个醒。

  套路解析:分子宣传只需投入很少的本金,就有高额的利息返还,利用老年人对金融理财知识的欠缺,营造“有前途/高回报”的繁荣假象,骗取钱财。

  套路解析:分子通过高科技AI技术模拟人声,假装对方亲人被绑架,或者冒充熟人借钱等,利用老年人对新技术手段的不敏感,进行。

  套路解析:分子在网络上与老人谈起黄昏恋,在取得对方信任后便介绍起了投资项目,骗老人心甘情愿地为“爱情”投资。

  套路解析:骗子以“周年庆”等方式,想方设法让老年人相信自己是中奖“幸运儿”,并以“免费送礼先交个人所得税”为由,欺骗转账。

  套路解析:骗子利用老年人法律意识较低、对违法犯罪的恐慌心理,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伪造“”,以要“执行逮捕须缴纳保障金自证清白”等名义钱财。

  套路解析:骗子打着免费赠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专门租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公司“保健产品”和“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老年人,从而实施。

  套路解析:不法分子利用“100元一日游”“免费旅游”等形式的低价团吸引老年人参加,但途中游客或被拉去强制购物,巨资购买假金假玉,或被投资,陷入法非集资骗局。

  套路解析:分子利用老年人对“报刊杂志”的信任,打着“发表作品”“收录事迹”的幌子,向受害者收取高额版面费,或以各种“名誉头衔”“获奖证书”的名义老年人掏钱。

  套路解析: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政策支持”的旗帜宣传“房本放在家中无用,只是换了存放位置”,却能月月拿到养老钱,但实际上是拿老年人们的房产证抵押变卖。

  遇到能够说出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念头,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出钱转账,一定要多留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

  遇到可疑、陌生的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可拨打电话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有些分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特别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尽量不带贵重物品。

  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一定找老伴、子女或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

  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提高警惕,加强对伎俩的识别能力。如发现自己受骗,及时告知子女或报警处理。

  西安警方提醒,有时间常回家看看,顺便给父母讲两个案例,你陪伴父母的时间多一分,他们被骗的概率就少一分。

href=""

搜索